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山东滨州市海河流域水土保持问题探析(陈向明)

时间:2022-02-20 15:18:46 浏览量:
  1.水土流失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水土流失现状及分布

滨州市海河流域水土保持涉及4县2区,75个乡镇。水土流失总面积1657.3 km2,已治理675.84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0.78 %,仍有981.46km2的水土流失面积没有得到治理。该流域水土流失区大部分分布在黄河岸边、黄河古道区和引黄干渠两岸。侵蚀类型以风力侵蚀为主。

1.2 对水土资源的危害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土流失可使水环境恶化,土地衰退,一旦土壤流失就难以恢复。长期的水土流失,使该流域土地有机质减少,地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沙漠化面积扩大。据测算,该流域年流失表层土壤300万t,流失土壤中氮、磷、钾养分相当于6.0万t标准化肥。水土流失加剧了人地矛盾,将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1.2.1 对水土资源、土地和河道的危害

由于该流域植被稀少,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差。特别是干旱年份,土地水分含量低,及易遭受风力的侵蚀。水土流失可污染水源,使土地地力下降,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和土地的再生产能力,从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据测算,每年因水土流失进入河道的泥沙达800万m3。致使河道淤积,河床抬高,影响了水利工程行洪除涝和蓄水能力的正常发挥,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2.2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破碎、风沙蔓延、灾害频繁,使生态失去平衡,环境恶化,降低了人们的生存质量,使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 水土流失成因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的和发展的客观潜在条件,人为因素是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3.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历史原因、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该流域风沙区主要是历史黄河决口遗留的决口扇形地和黄河古道区,属于黄河冲积而成。流域内土壤结构松散,加之林草稀少,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差。特别是近几年来的连续干旱,土壤水分含量低,易遭受风蚀,据测验,一般四级风以上可形成扬沙造成水土流失。由于风蚀具有干旱和季风同步的气候特点,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风蚀在一般在地面农作物稀少和覆盖率不高的春季(2-5月)最为严重,其次是冬季(10-1月)。

1.3.2 人类活动、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指不合理的社会活动,改变地形、地貌,破坏植被引起的水土流失。这是目前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随着流域内人口的增长和胜利油田的钻井、采油及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土地的开发项目越来越多,破土面积随之扩大。在开发建设的同时又没有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弃土不按规定堆放,人为的破坏了水土保持,造成了水土流失。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当务之急。

1.3.3 水土流失类型

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区为平原风沙区,水土流失类型以风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次之。该流域虽处于鲁北平原,但大平小不平,岗、坡、洼相间,一遇暴雨也及易产生水力侵蚀。在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的共同作用下,侵蚀模数在3500-4000t.n/ km2之间。

1.4 水土流失发展趋势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各项社会活动越来越频繁,对土地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水土流失的现象不可避免的存在,并有加剧趋势。水土流失属于渐进型发展,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一旦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就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水土保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为深远。从目前看,该流域因不合理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呈增长趋势,防治水土流失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1.5 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一些部门没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缺乏对水土流失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二是治理任务艰巨,投入不足。目前该海河流域仍有981.46 km2的水土流失面积没有得到治理,而且治理难度很大。加之该流域大多经济条件落后,生态环境脆弱,治理任务十分艰巨。由于投入不足,致使治理进度缓慢,已经治理的也存在标准偏低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治理标准。三是水土保持法制观念不强。有法不依的现象仍然严重存在。一些部门以牺牲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急功近利,在开发建设中有法不依,乱挖、乱倒弃土,任意破坏地形、地貌、植被,不同程度的造成了水土流失。据统计,该海河流域由于修路、油田钻井等开发建设活动,每年造成水土流失面积2.1 km2,流失弃土、弃渣等固体物100余万t。

2. 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2.1 水土流失预防为主

坚决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加强对现有植被等水土保持设施的保护,巩固治理成果。同时加大水土保持执法力度,依法行政,用法律的手段预防各项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逐步建立起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网络,为治理和预防水流失土提供科学依据。

2.2 水土保持治理对策

根据该海河流域水土流失危害严重,土地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基础差,林草覆盖率低等特点,因地制宜的制定治理对策。该流域要以防风固沙、营造林带林网,治沙改碱为重点,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配套建筑物等水土保持工程,提高综合抗灾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逐步形成网、带、片、点结合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从根本上消除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治理对策:

2.2.1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草,不断完善农田林网间作,同时进行引黄淤改,平整土地,兴修田间灌排沟渠和建筑物,扩大基本农田和灌溉面积,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创造条件。

2.2.2 积极推广“沟成网、地成方,沟渠路旁树成行,排、灌、路、林相结合” 和“上粮下渔”的治理模式,推选和发展腹膜盖草和千杆还田既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措施,提高治理水土流失的科技含量。

2.2.3 对沟、河、渠、路的堤岸坡面,布设生物或砌护措施,防治坍塌和淤积。

2.2.4 充分利用黄河水,适当利用地下水,并修建蓄水和灌排工程,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的灌排体系。

2.2.5 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对已治理成果和水土保持工程加强管护。严格执法,对各项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进行依法治理。

2.3 典型区治理规划

根据水土流失程度和治理的紧迫性,经过反复比较筛选,确定滨城区单寺治理片、惠民县大姜治理片为重点防治区域。以上治理片都分布在黄河决口扇形地和引黄渠首,属于沙化严重的水土流失区。

2.3.1 滨城区单寺治理片处在黄河古道区。该治理片总面积24.4 km2。已治理18.3 km2,预计到2010年治理6.1 km2。

2.3.2 惠民县大姜治理片。该治理片是黄河决口扇形地,同时又处在簸箕李引黄灌区渠首。区内风沙遍布,已形成了大小不等的沙丘链,生态环境恶劣,生产水平低下,受水土流失的危害较为严重。该治理片总面积135.61 km2,已治理81.37 km2,预计到2010年治理面积54.24 km2。

3. 水土治理投资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主要以农田林网、林粮间作、土地平整、营造防护林、发展灌溉、护坡等。预计2010年水土流失治理投资为2.1832亿元。

    

推荐访问:滨州市 海河 水土保持 探析 山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