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及其对后进生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03-29 15:19:35 浏览量:

    摘要:文章通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介绍和引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和研究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一般启示,结合新时期“后进生”的成因及典型心理特点,分析并提出了后进生心理的类“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现象,对其成因及危害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防范该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后进生教育;启示
 
    一、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及其由来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又称人质情节、人质综合症,也有人称为人质症候群,是犯罪心理学名词,指的是被绑架的人质(受害者)对于绑架者(加害者)产生某种情感(同情、好感、依赖等),甚至反过来保护、协助绑架者(加害者)的一种现象。
 
    这种心理现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其实早已存在,其真正得名则是起源于上世纪中叶的一桩银行抢劫及绑架人质案。1973年8月23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发生了一件银行抢劫案件,歹徒Olsson与Olofsson在意图抢劫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绑架了4位该银行职员。人质被绑匪劫持达6天之久。刚开始时绑匪用枪恐吓及威胁人质,接下来的几天,绑匪允许人质上厕所及在一定范围四处走动。这段期间人质和绑匪开始进行交流,人质和绑匪产生了心理认知上的双向连结。最后这起事件以绑匪向警方投降告终。然而所有的受害者在事后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还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这些人质去探视绑匪,有两名人质在讯问时帮绑匪辩护。最令人惊奇的是被绑架的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爱上了其中一名绑匪Olsson,并跑到监狱里与他私定终身,而另一位则搞了一个救援基金会,四处筹钱请律师为绑匪脱罪。
 
    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激发了社会科学家研究的兴趣,他们想要了解在绑匪与人质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劫案的一宗特例,还是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现象。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种类似的现象,令人惊讶的普遍。研究者发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等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类似于发生在斯德哥尔摩的这起“人质爱上绑匪”的现象。于是,研究者们便将这类心理现象命名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
 
    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心理学分析及研究
 
    心理研究发现,受害者一旦被加害者完全控制了人身自由甚至生命安全,短期内又难以逃脱或解除,就会慢慢的在心理上对加害者产生某些依赖,最初可能是生理需求上的依赖,比如对食品、上厕所等方面的需求,渐渐演变成精神上的依赖。受害者以自我麻木和服从的方式保护自己免受更大伤害,这种麻木和服从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如此一来,受害者的独立性就会越来越低,对加害者的心理依赖就会越来越强,到最后竟然会对加害者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归宿感,甚至愿意为加害者卖命或掉进“爱河”。
 
    心理研究表明,产生这种心理症状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
 
    条件A:受害者切实感觉到生命受到威胁,相信加害者随时会对自己下手。
 
    条件B:受害者没有反抗或脱身的可能,处于某种绝望之中。
 
    条件C:受害者在被控制期间,对外界真实情况了解很少甚至一无所知,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全是经过加害者“过滤”或加工之后的“一面理”信息。
 
    条件D:在服从或配合加害者的前提下,受害者能得到加害者的某些恩惠。
 
    当然,受害者和加害者产生正面感情,并不能一概称之为“斯德哥尔摩现象”。现实中,也却有因某种特殊因素导致了受害者和加害者建立良好感情的事件。因此,对于此现象的争议和研究还在继续。不过,当今很多人已经开始将这个词汇运用到对一些事物的比喻评论上,不论其使用恰当与否,这些已经表明了这个现象已经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
 
    当今,人们在引喻“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时,主要是受到了这种心理学现象的启示,通过“移花接木”,提炼并引申了关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概念的本质要义。如熊培云先生曾从政治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在没落王朝时代拒绝维新变革的君王的心理。他认为,那些没落君王不过是旧制度的人质,他们之所以反对、阻挠维新变革,是因为存在类似于以上的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4个条件:
 
    改革旧制将君王置于风口浪尖,他既可能受害于保守势力,也可能受害于革新势力(条件A)。
 
    君王对于成长起来的改革力量没有信心,认为在众多选择中维护旧制是最好的(条件B)。
 
    君王所拥有的是经过传统教化和过滤的知识,而缺少世界图景下面向未来的、开放的知识体系(条件C)。
 
    君王是旧制度的受益者,即使天下危如累卵,自己仍然能享受到旧制度的不少好处(条件D)。
 
    在熊先生看来,这里的反动君王其实是可怜的“人质”,是“受害者”,而旧制度则是加害于反动君王的“绑匪”。这一分析不无道理。类似于熊先生的这种分析还有很多,大大扩充并深化了人们对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认识。
 
    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对后进生教育的启示
 
    如果超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原本的将“受害者”限定为“人质”,将“加害者”限定为“绑匪”的局限,我们会从中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这里笔者想就后进生的教育问题试作一分析。
 
    (一)后进生的成因及心理分析
 
    所谓后进生,指的是跟不上同班同学总体的成长进度,与同班大多数同学相比,表现为学习成绩差、调皮捣蛋、不守纪律、不求上进的学生。更确切地说,后进生是指在那些在智能与品格的培养和获得方面遇到困难,形成障碍,暂时未能合乎标准的学生。
 
    在不同层次的教育阶段,后进生虽说只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但是分布广泛,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年级,每一个班级。除极个别有先天智力障碍的学生之外,大部分后进生其实都是智力正常的学生(他们中有些人甚至有着超乎一般同学的智力),他们大都经历了一个由正常学生向后进生演变的过程。这部分人是后进生中的主流,本文接下来也主要以这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造成一个原本正常的学生渐渐演变为后进生的原因因人而异,比较复杂,一般有:
 
    第一,个人客观原因。如因生理疾病或不健全给正常学习带来冲击,一时跟不上进度;刚刚进入新的班级,没有适应新班级的集体学习模式及老师授课方式;因某些原因,前一阶段学习没有打好基础;一时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等等。
 
    第二,个人主观原因。这往往是导致一个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关键原因。主观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是学生的认知能力出现问题。如有人因前面取得了一点成绩而产生骄傲情绪,放松了后面的学习;有人因贪玩而渐渐玩物丧志,减弱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在与同学攀比中,部分同学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渐渐影响学习兴趣等等。
 
    第三,家庭原因。“家庭是第二学校”,父母往往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些家庭,由于父母缺乏自律,没有给孩子树立良好形象,更没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致使孩子在学校慢慢成了后进生。还有一些家庭,因为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闹离婚,给孩子心灵留下阴影,甚至造成心理扭曲,给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第四,学校原因。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现代的教学强调教师要适应学生,要根据不同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因各种原因没有切实做到这一点。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奖惩等方面的失当,造成学生后进的现象在许多学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另外,由于学校管理不善、校风不良、师资力量薄弱等等些客观因素也会造成学生对学校、对老师丧失信心,从而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成效。
 
    第五,社会原因。不良的社会因素也是致使部分学生后进的一个原因。如社会上迷信、金钱崇拜等不良风气的侵蚀,诸如电影、电视、网络、录像游戏机等娱乐媒介散发的不良信息的影响,以及不良的成人群体的影响等等,所有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或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后进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比较普遍的表现出以下一些心理特点:
 
    自卑。许多后进生认为自己的落后是由自己天生的愚笨造成的,加之老师的经常批评和同学的嘲讽,使得他们中的多数人逐渐对自己丧失自信心,产生了极强的自卑心理。容易给自己设限。认定自己无论怎么努力,还是比其他一般同学要差。容易放弃努力革新自我的努力。
 
    固执和叛逆。明知自己有错,故意不去改正,“破罐子破摔”,甚至越发放纵自己。对老师、家长、亲友、同学的善意或恶意的指责表示反感,故意对抗,个别人甚至从这种对抗中寻找快乐。这种心理又称为反人格心理。怀有这种心理的后进生也是最让教师头疼的学生,而且为数不少。
 
    自我麻痹。部分后进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但不愿面对现实,产生逃避现实的心理。他们往往通过追星、打扮、玩乐等来释放自己的因糟糕的学业成绩带来的精神压力,在那些消极的活动中麻痹自己的上进心。
 
    消极厌世。部分后进生不但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对生活也缺乏兴趣,对身边的一切产生消极厌烦情绪,容易自闭,不愿把自己融入其他群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消极怠日。这部分人中个别严重的容易发展成自残甚至自杀。
 
    敌视。极少数后进生由于曾遭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公正对待,或受到极大的委屈而长久得不到释怀,从而渐渐形成一种扭曲的敌视心理,他们对曾给自己带来伤害的老师、同学或其他人经常看不顺眼,常常产生错误的报复念头,如一名曾被某任课老师当众羞辱的学生会在内心隐藏对该老师的不满,而以旷课、捣乱等形式来进行发泄。
 
    总之,后进生的心理活动往往表现出不阳光、不健康的特点。如果任由其发展,往往会给其本人及其他相关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二)后进生心理的类“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分析
 
    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许多老师对后进生感到“头疼”,老师们往往作出了很多的努力,期望“浪子回头”,但往往总是收获“恨铁不成钢”的无奈。那么,为什么为数不少的后进生屡教不改,“自甘”后进呢?前面引述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这里试作一分析。
 
    其实,那些令身边人厌烦的后进生们,他们本身,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受害者”,他们中的很多人具备了产生类似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4个条件:
 
    第一,革新自我往往给后进生带来极大的挑战,意味着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将被彻底打破,要有“给自己开刀”的决心和勇气,通过长久的克制和努力,坚决的告别“过去的自我”。与此同时,还要面对某些人的嘲笑和挖苦,还有“狐朋狗友”的异样的指责、奚落甚至阻挠……这一切使得想革新的后进生感到非常不安(条件A)。
 
    第二,后进生往往缺乏改正缺点、革除陋习的信心,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好学生(条件B)。
 
    第三,后进生往往也会寻求和发展自己的“圈子”,寻求心理依赖和“组织关怀”。他们通常很在意自己所在“圈子”对自己的评价,容易认同并接受“狐朋狗友”的反面意见,而对父母、老师的良言充耳不闻(条件C)。
 
    第四,从当前情况看,维持“后进状态”似乎是不错的选择,在其他同学为课业负担、各种考试而疲于应付时,后进生仍能以莫须有的理由说服自己继续“逍遥”下去,而且还能获得“狐朋狗友”的赞许、支持甚至“拥戴”(条件D)。
 
    很多后进生难以获得转变,很大程度上在于已被“后进状态”所“绑架”,做了后进状态”的“人质”,并渐渐对其产生认同甚至依恋。这里的“后进状态”是指造成学生后进的生存状态,包括学习、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
 
    (三)对后进生教育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通过前面的分析,笔者试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对那些“顽固不化”的后进生感到“头疼”时,是否想到他们也是“受害者”,是“后进状态”的“受害者”?至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传统的后进生教育方法重新进行思考。
 
    传统的转化后进生的教育方法可以概括为:直接监控、耳提面命、从严管教。这种做法也曾产生了一定的实效,但实践证明,往往通用性不大,且效果难以巩固。对那些比较顽固的后进生,甚至造成了反面激化的不良后果。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恐怕就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后进生也是“受害者”,他们是被“后进状态”所“绑架”的“人质”。我们必须首先破解躲在后进生背后的“绑匪”——“后进状态”,施行“曲线救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后进生转化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全面了解后进生的生存状态。当我们发现一个学生成为后进生后,不要急于给予批评教育,而应该尽快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该学生当前的各方面情况,具体包括各门功课的学习情况、身心健康状况、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家庭情况、朋友圈子等等。然后从这些情况当中,通过认真分析,找出那些可能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
 
    2、确认“后进状态”的具体要素。在全面了解后进生的生存状态之后,以适当方式接近后进生并与与其进行轻松的交流,旁敲侧击,尽可能使其袒露心迹,从而确认其“后进状态”的具体要素。
 
    3、取得后进生的信任,并助其树立信心。通过耐心、细致、入情入理的思想工作,渐渐取得后进生的信任,使后进生对你渐渐产生认同与信任,愿意与你真心交流。并在与其交流当中,不失时机的对其施加积极影响,树立并巩固革新自我的信心。
 
    4、协同作战,破解“后进状态”。在取得后进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与之建立“统一战线”,向“后进状态”发起 “猛攻”。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面对顽固的“后进状态”,后进生自身单个人的抗衡往往难以为继,非常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并为其决心步入好学生行列制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其争取更多的正面支持(尤其是同班同学的支持)。
 
    5、巩固成果,继续关注。在经历了许多周折,付出了许多心血,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之后,不要盲目乐观,认为后进生已经完全转化过来,不会再成为后进生了。“扶上马”,再“送一程”。对于转变过来的学生,仍需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在学习上给予帮助(重在学习方法的培养),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在交友方面给予关注和指导(很多学生就是因为交了“狐朋狗友”后才变为后进生的)。总之,要将对后进生的关爱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梁颖慧.斯德哥尔摩综合症[J].检查风云,2006(20).
    2、熊培云.从法国“街头政治”说起[J].南风窗,2006(7).
    3、李桂华.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增刊).
    4、李开松.后进生典型心理特征与教育[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6(4).
    (作者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推荐访问:斯德哥尔摩 综合症 其对 启示 后进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