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施工企业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优做强

时间:2022-03-30 15:17:40 浏览量: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竞争动态化和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经营环境,施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要想在建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做优做强企业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努力提高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和能力,企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施工企业;新形势;做优做强
 
    施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当前低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经营等方面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竞争动态化和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经营环境,尤其是面对日益规范健全的国内建筑市场环境,企业要想在白热化的市场比拼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做优做强,努力提高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和能力。在新的形势下,要做优做强施工企业,有必要提高对强优企业的认识,深刻分析做优做强企业的必要性,从而思考和探讨做优做强企业的途径和方式。
 
    一、对强优企业的认识
 
    综观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大公司的强优之路,可以得出“强优企业”所具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三新、三强、两好”:一是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管理有新手段。这“三新”涉及企业在发展理念、经营策略和管理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二是技术创新能力强,主业优势突出,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市场开拓能力强,有健全的经营网络,拥有持续的市场占有率。四是经营管理能力强,有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优秀管理人才队伍和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管理手段。五是规模经济效益好,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和抗御风险的能力。六是企业文化氛围好,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和可信度。
 
    以上“强优企业”的“六大基本特征”可以进一步概括为“四大目标、八个字”,即做好、做大、做强、做久。做好,产品才有美誉;做大,规模才有实力;做强,财务才有底气;做久,企业才有价值。做好的3类指标是服务好、质量好、形象好;做大的3类指标是大市场、大流通、大生产;做强的3类指标是收益率、人均率、占有率;做久的3类指标是科研投入力、知识产权力和危机管理。可见,企业要做强,既要立足于做好、做大,更要着眼于做优、做久。否则,“强”无根基,“强”不长久。
 
    二、对做优做强企业的必要性分析
 
    (一)做优做强是企业应对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力量、产业结构和发展潜力,远远领先于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形成尤其如此。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75%的跨国公司集中在发达国家,95%的研发投入集中在发达国家,而90%的高科技人才也集中在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的竞争实力比我国具有明显的优势。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完善和对建筑业3年保护期的逐步终结,也随着业主对承包商的技术、管理和融资等方面要求的提高,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的范围及规模步入了快车道。目前,以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企业为主要方式,进入我国的产业已从第一、二产业逐步向第三产业推进,其投资的重点集中在国家政策鼓励的产业、基础工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垄断性较强的行业。如金融、市政、港口、地铁、轻轨、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这些建筑商经在华多年经营,已逐渐熟悉了我国的法律、法规,产业结构也随之得到优化升级,在我国实行资本、经营扩张已成爆发之势,对国内的建筑施工企业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二)做优做强是企业应对民营企业挑战的迫切需要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体制和机制方面的优势,在建筑业中发展迅速。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后,民营经济逐步有了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和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取代了“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的提法,使我国的民营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1998年中期以后,为了更好地解决大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的问题,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启动民间投资,活跃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在近年来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目前其产值已占我国建筑业总量的半壁江山。据悉,建筑业规模和效益全国第一的浙江,年产值超过10亿的37家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超过100亿的就有3家。我国入世后,民营企业凭借其专业施工、劳务作业以及经营灵活、成本低廉等多方面的优势,将很快与国际大承包商形成互补关系,这必然会给国有施工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三)做优做强是解决企业自身问题的迫切需要
 
    经过多年市场竞争的磨练,国企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拥有了一定的竞争实力和品牌优势。但是,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目前,国企自身还存在着许多不可抗拒的潜在不利因素。首先,由于深化企业改革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企业内部责权利关系还不够清晰,激励和约束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在高科技、高附加值方面还处于弱势地位。其次,由于多数国有企业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束缚,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往往只是企业领导重视,而广大员工漠视,没有形成全员广泛认同、广泛参与的态势。再次,从现行的组织结构分析,国有企业有很大一部分仍沿用了计划经济时期直线职能结构,这种刚性结构因部门多、分工细、职能交叉、协调困难等综合因素,导致企业主动适应市场的能动性、既有竞争力受到牵制,难以灵活有效地发挥作用。
 
    (四)做优做强是我们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抓机遇保增长的迫切需要
 
    当前,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深不见底,世界经济增速整体放缓,且正在向实体经济持续蔓延,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从国内看,国家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推出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仅铁路基建投资就达2万亿元,其中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6000亿元。同时,国家还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优惠政策,包括政府让利、银行降息、工商减税、鼓励银行信贷等等。如此大的建设规模,给我们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企业只有依靠自身优势不断做优做强,才能靠过硬的实力说话,以优争赢,以强取胜,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抢占市场制高点。
 
    三、做优做强企业途径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建筑业发展的内部体制和外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施工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如何审视面临的形势,正视自己的差距,认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思想观念、运行机制、经营战略3个方面实现根本性的转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到企业做优做强。
 
    (一)转变思想观念,迎接市场新挑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温家宝指出:“形势稍好,尤须谨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综观建筑市场发展的走向,面对政策条件、体制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区域和行业竞争的日趋加剧,面对国企机制的转变搞活、民营施工企业的迅速崛起和国外承包商跨入国门的逼人态势,我们必须破除小富即安、等待观望、因循守旧、盲目求大等思想,确立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均衡发展意识。必须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心,既看到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动荡带来的风险,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也看到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史无前例的机遇,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同时,面对建筑市场的新动态、新要求,要抛弃计划经济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克服求稳怕乱、怕担风险的思想。要增强创新意识,敢闯敢试,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创造。要努力找出在经营机制、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上存在的差距,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用创新的思维,寻求创新的办法,学会按市场规律办事,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化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
 
    (二)转变运行机制,再造企业发展新优势
 
    因历史遗留原因,国有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不但项目多、建制单位也多。工程上马一般是上级企业设有指挥部,本级企业设有项目部,下面还设有分公司、施工队、工班。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工程管理,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效益,也不利于发挥专业施工特长和管理型作业专长,不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和现代项目管理的需要。对此,有必要跟进市场发展的要求,实行具有“短、平、快”优势的动态项目管理模式,缩短项目管理链条,压缩项目管理机构,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在用工制度上,加快内部劳务市场的建立,逐步打破岗位终身制,实行竞聘上岗和用工“双向”选择、合同管理制,建立健全“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报酬能增能减”的动态用工机制。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工资与工期进度、安全质量、效益多少挂钩,发挥薪酬激励作用。在成本控制上,加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完善项目经理责任制,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项目成本核算体系,实施项目成本抵押金制度,加强项目成本的监控。并继续推行安全质量生产管理目标责任制,坚持全面积、全过程质量管理。
 
    (三)转变经营策略,增强企业整体实力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建筑市场竞争的加剧,资本因素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质量保证金能否按时到位、垫资能力有多大,直接关系到能否承揽该工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必须高度重视投融资,强化资本运营。通过盘活存量资本,提高企业的资本调控能力;通过拓展筹资融资渠道,增强企业可用资本的实力基础;通过强化投资功能,配合市场开发或延伸产业链;通过开展银企合作,使银行成为企业的坚强后盾等,提高企业做优做强的几率。同时,我们要高度重视诚信理念的培育和品牌文化的经营。品牌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和重要资源,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品牌不仅能吸引资本、开辟市场,而且还是凝聚人才、聚集人气、鼓舞士气的旗帜。而要构筑企业品牌,关键是构筑企业文化理念,强化以“诚信”为核心的市场经营观。要通过在员工中逐步树立“信用就是生命,精品就是市场”、“求实守约,追求卓越”的新理念,打造诚信文化,走品牌发展之路。另外,要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实现对公司所属单位的调整和重建,真正实现机构精干、人员精明、工作高效、运转顺畅、协调发展的目标,内力与外力相互作用,切实增强企业整体实力,推动企业驶进改革发展快车道。
 
    邓小平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施工企业,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就必须坚持把企业做优做强,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发展才更具有科学性、坚定性和可持续性。
 
    (作者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六公司人力资源部。作者为经济师)  

推荐访问:做强 如何做 施工企业 形势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