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提高国产烟叶整体质量,为中式卷烟保驾护航

时间:2022-02-16 15:07:36 浏览量:

    一、中式卷烟使中国烟草柳暗花明

    原产于安第斯山脉的烟草在传入我国后,逐渐形成了浙江桐乡、江西广丰、黑龙江穆棱、四川什邡的晒红烟,广东南雄、云南腾冲和蒙自、湖南凤凰、湖北黄岗、广西信丰、吉林蛟河的晒黄烟等中国烟叶名产。很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抽吸地方晒烟的习惯。兰州水烟更是我国一绝,独特的莫合烟叶配合多种中草药,当地人配上不同档次、材质制造的水烟具悠闲地抽吸,体现出丰厚的中国烟草文化底蕴。

    烤烟传入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了黄淮烟区、华中南烟区、西南烟区等具有清香型、浓香型等多种风格的优质烟叶。这些烟叶造就了“中华”、“红塔山”、“云烟”、“白沙”、“芙蓉王”、“大红鹰”等中国卷烟的名优品牌。在中国烟草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上,这些品牌是重要的棋子,已形成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内涵。

  中国的生态条件造就了不同的烟叶风格。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完全以传统方法种植烟草,生产水平很低。许昌卷烟厂生产的“公”字牌卷烟,零售价每包0.17元,“梅花”牌卷烟每包0.20元,其香气质量和劲头一直被中老年消费者所回味,这也是黄淮烟区浓香型烟叶的代表产品。现今许昌卷烟厂生产的“许昌”卷烟,零售价每包2.5元,由于保持了许昌历史产品的韵味,年产40万箱,主要销往河南全省。说明具有典型风格的许昌烟消费群体仍然很大。

    湖南凤凰县晒烟品种“小花青”香气浓郁,劲头大,“山海关”、“力士”卷烟中多有使用,湖南人抽“凤凰晒”旱烟的习惯保留至今。近年来国家烟草专卖局立项进行凤凰晒烟的深度开发,长沙卷烟厂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拓展了“凤凰晒”历史名烟的市场。“凤凰晒”造就了湖南省的晒烟文化,而“白沙”和“芙蓉王”丰富了湖南省的烟草文化,更树立了湖南省烟草的品牌形象。“白沙”的仙鹤图案、“芙蓉王”的一枝独秀,都显示出不可征服的神韵。中国烟草厚重的文化底蕴,再加上占世界约30%的消费群体,足以使中国烟草与世界烟草巨头平分天下。

  远眺混合型卷烟,己经占领了国际烟草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当今世界最流行的卷烟类型。我国科技工作者为抵御加入WTO后外烟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从防患于未然和易于降焦的角度提出发展国产混合型卷烟,并预言混合型卷烟产品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1980年,轻工业部食品局在济南召开全国卷烟会议,号召大力发展混合型卷烟。其后不到2年的时间里,混合型卷烟就达到了全国卷烟总产量的8%。但是由于对销售市场估计不足,原料和产品质量问题较多,1983年,混合型卷烟在全国卷烟的产量仅为2%。之后20年,混合型卷烟再也没有超过总产量的10%。由此看来,中国人还是中国人,中国人还是抽中国烟,就像我国北方人吃面粉,南方人吃大米一样,口味不是说变就变的。卷烟发展的历史证明了中国烟草文化的独特性。中式卷烟以烤烟型卷烟为主体,占据了70%~80%的市场,我们再积极研发“中式混合型卷烟”以适应部分喜欢烟气劲头较大、冲击力强的消费者的需要,相信还会占据相当大的卷烟市场。

  依靠科技进步创造中式卷烟品牌,满足消费者需要,保护民族利益,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卷烟发展方向的迷惑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卷烟生产和消费大国来说,不仅仅不利于我们的卷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更重要的是使整个中国烟草行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缺少形成合力的内因。中式卷烟使中国烟草柳暗花明,多品牌的竞争必然会过渡到强强联合,联合了就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二、中式卷烟原料的特点

    中式烤烟型卷烟的特点是香气飘逸、浓郁、细腻、绵长,吃味醇和、富有回甜感,劲头足,无杂气、刺激性,燃烧性好。对原料的要求是烟叶外观成熟度好,结构疏松,以橘黄、浅橘黄为主,叶片正面与背面颜色差异较小,叶尖与叶基部的色调基本一致,叶片厚薄适中,烟叶醇化潜力好;烟叶总糖含量约20%~24%,还原糖含量约16%~22%,淀粉含量低于5.0%,烟碱含量1.5%~3.5%,钾离子含量大于等于2.0%,氯离子含量小于0.8%;香气质好、量足,劲头适中,无杂气,刺激性小,燃烧性好,卷烟配方的可用性高。

  影响烟叶质量的因素是成熟度、油分、香气量和燃烧性。国际上把成熟度作为判别优质烟的首要因素,认为只有充分成熟的烟叶才有较强的工业可用性,才能作为高档卷烟的原料。同时,把烤后颜色橘黄,组织结构疏松,油分足、弹性强,厚薄适中作为烟叶成熟的标志。对那些叶片发育不良的烟叶,为追求较好的成熟度,允许稍有斑点或焦尖枯边的现象存在。在等级质量上,只要烟叶可用性及成熟度好、色度强,可在相应部位高等级上定级,放宽了烟叶破损残伤的评判尺度。

  国内卷烟工业对烤烟成熟度的要求与国外是一致的,其差别在于国内卷烟工业对成熟度好的烟叶同时要求叶片完整,要求烟叶外观不出现焦尖、焦边和过多斑点,叶片油分足;烟碱含量适中;香气质、香气量好,有甜感而没有焦糊味。

  烟叶的成熟度是在烟田形成的,通过烘烤体现出来。奠定烟叶生长发育的营养基础是主要的,采收的时间恰到好处,成熟度就比较好。影响烟叶成熟度的主要因素有五个:一是品种的耐熟性要高;二是土壤的腐殖质含量高,氮素供应合理;三是烟叶生长和成熟期水分充足,保证致香物的积累量高;四是适时采收;五是烘烤过程中烟叶变黄后期和定色初期时间要长,以促使烟叶质量的高分子物质转化充分。烟叶的成熟度与油分、弹性密切相关,田间发育好的叶片烘烤后成熟度也好,油润丰满、色度浓、弹性强、香气量足。田间叶片不耐成熟,就烘烤不出较高的成熟度,故影响成熟度的因素中,前三个尤为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烟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得到完全、均衡的土壤营养供应,只要不拖延至内含物大量流失的衰退阶段采收,叶片应该是完好无损的,生长完好,发育均衡。叶片出现焦尖、枯边、病害斑点等现象,说明营养供应失调,是发育不良的表现。如果除病斑之外,叶片颜色不均匀,说明烟叶可用性低,是不可取的。现阶段我国农事活动连续20多年施用化肥,使土壤环境恶劣,相当一部分烟田土壤贫瘠,烟叶发育不良,病害发生频率增大,烟叶不到成熟期就出现病斑、坏死现象。

  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与技术人员共同评吸、切磋烟叶的品质特性,感觉烟叶生产技术人员与工艺专家的口感是一致的,对质量好的烟叶大家都说好,质量差的大家都说差。评价烟叶好坏的标准关键在于叶片成熟度使烟叶体现出的优良品质,叶片不能含青或具有潜在浮青,同时叶片也不能过熟,防止出现枯焦味而失去甜感。中式卷烟不接受叶片僵硬、劲头过大、枯焦味和刺激性大的烟叶。

现阶段不少卷烟工业企业要进口烟叶,主要原因:一是丰富卷烟的香气类型;二是进口烟叶的香气质量好,无明显的杂气和刺激性,使用路子宽。其实,国内烟叶质量产生同样效果时,不用进口烟叶也能卷制出高档卷烟。

三、现阶段烟叶生产科研成就推动了中式卷烟发展

(一)科研网络在烟叶生产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加强郑州烟草研究院和云南烟草研究院建设的同时,建立了南、北方烟草育种中心,依托河南农业大学组建了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分别在我国烟叶主产区建立了实验站,基本形成了覆盖我国烟叶主产区的技术示范网络。同时设立中国烟草湖北白肋烟实验站等专业性研究机构,香料烟实验站也在云南保山香料烟公司成立。这些研究机构有的已经形成了以专家教授为主体的研究队伍,聚集了大量的硕士、博士等专门人才,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每年都有新的研究进展,正在全国的技术讲坛上扮演着学术带头人的角色。省级的实验站在新技术开发和推广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加可喜的是,这些科研机构正在与大型烟草集团挂钩,互为依托开发优质烟叶原料,有力地促进了烟草工农业的结合,为发展中式卷烟组建了人才队伍。

(二)一大批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在提高烟叶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继“全国烤烟优质适产生产技术研究”、“中美合作改进中国烟叶质量”等科研成果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后,1999年以来,国家烟草专卖局下达的“优质高香气烤烟生产综合技术研究与开发”、“优质白肋烟生产技术研究”、“优质香料烟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烟草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推广”、“烤烟平衡施肥技术研究”、“烤烟三段式烘烤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烤烟新品种选育”等项目进展顺利,多数项目获得了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在生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调整布局,把烟叶种植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的提法,减少了许多5万担以下的产烟县,烟叶产区不断向适宜区转移;“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已产生了明显的提质效果;“促进根系发育,维护根系活力到采收结束”已明显增加了南方烟区的顶叶宽度;利用“四叶计划”规范烟株叶数,培育理想烟株;“五次采收”提高成熟指数,降低上部叶的厚度和烟碱含量,这些科研成果在“国际型优质烟开发”项目中的应用,使我国烟叶质量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形成了适宜我国生态条件的生产技术框架。从八十年代初期,国家烟草专卖局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如引进和推广国外优良品种;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开展科学施肥理论与技术研究、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及其配套技术;与菲莫、英美烟草公司开展烟叶生产技术合作等,初步解决了我国烟叶“营养不良、发育不全、成熟不够、调制不当”的问题。近年来,国家烟草专卖局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通过积极推广自繁自育优良品种,研发漂浮育苗和托盘育苗技术,全面推广平衡施肥技术、三段式烘烤工艺及配套技术,建立了很多烤烟生产技术标准,形成了分区分类的烟叶生产技术框架,大大提高了烟叶生产技术水平。

(四)烟叶种植水平大幅度提高。烟叶的科学化种植提高了烟叶质量,近年来上等烟比例提高到31%,中等烟比例稳定在60%,烟碱含量趋于协调,烟叶香气量得到一定程度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卷烟工业对原料的需求。随户均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烟叶生产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近年来郑州烟草研究院对12个省约70个有代表性的产烟县,每年取200多个烟叶样品进行化验,有15个县的烟叶样品接近进口烟叶水平,表明我们有能力生产达到进口烟叶质量水平的烟叶。2003年2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厦门召开的“全国烟叶生产技术研讨会”上,有5个县的中部叶、6个县的上部叶外观质量被专家组评定为接近或达到巴西、津巴布韦烟叶质量水平。全国评烟委员们评吸打分达到75分以上。有11个县的中部叶、13个县的上部叶达到进口烟叶质量水平。2003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烟叶订货会上,有6个县的1230吨烟叶被烟厂预订。

四、烟叶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烟叶生产不断进步的同时,鸟瞰全国烟叶生产状况,不难看出其存在的问题:

(一)烟叶结构和质量问题

1.烟叶质量整体生产水平较低。通过近年来的研究与开发,我国的上等烟比例已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烟叶的香气量随上等烟比例的提高虽然有所增加,但与上等烟比例增长不同步,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卷烟工业的要求。烟叶成熟度不够,油润和光泽较差,平滑叶、僵硬叶仍较多存在。烟叶的还原糖与总糖比值较大,糖碱比较低。与进口烟叶相比较,代表成熟度的致香物含量偏低。

2.烟叶等级间质量差异大,不能完全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长期施用化肥,造成土壤营养供应不均衡,大田烟株生长前期叶片扩展快。烟株生长后期土壤持续释放氮素,造成叶片过厚和烟碱含量过高。改良烟叶质量,必须从改良土壤入手,通过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含量,均衡土壤对烟株的营养供应缩小烟叶等级间的质量差异。

3.烟叶结构不合理。卷烟产品需要烤烟、晒晾烟、白肋烟、香料烟等多种类型的原料,尤其混合型卷烟的制造要求晒晾烟的比例更大。因为晒晾烟是传统类型,烤烟是新兴类型,我国建国初期的烤烟与晒晾烟面积比例约为1∶2,产量比例约为1∶2.6。七十年代末期,烤烟与晒晾烟比例约为5.5∶1,截至2000年,全国种植烟叶1380万亩,白肋烟约45万亩,香料烟约10万亩,再加上部分晒烟,烤烟与晒晾烟比例约为14∶1。

多年来,我国以发展烤烟型卷烟为主,为满足烟叶总量的需要,下达种植计划较多。地方政府为获取较高的财政收入,对种植面积的保证措施也较多。烟农则因为烤烟调制需要时间短,受气候影响小,为了用好农事活动的自然空间和利用较多时间获取劳动成效,也乐于种植生产周期短的烤烟。这使我国烤烟面积和总量不断膨胀。晒晾烟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七十年代末期还有1600个县种植晒晾烟,约占总产量的16%。但由于晒晾烟长期得不到重视,大部分地区晒晾烟从未纳入国家计划,致使种植面积持续缩减,产量减少,品种失传,质量下降,有的濒于绝迹甚至已不复存在。这种状况显然与当代卷烟工业发展对晒晾烟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烟叶生产环境和技术问题

1.土壤贫瘠化限制了烟叶质量的提高。从近年的情况看,农业生产中化肥用量过大,土壤环境恶劣,烟株营养失衡是烟叶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七十年代以来,农田施用化肥量增加,宝贵的秸秆资源又被焚烧,这种浩劫性使用土地的方法,使土壤生物活性降低,生产性能减弱,烟叶质量降低。单纯增施化肥,提高氮量导致叶片增厚,烟叶的烟碱含量及含氮化合物增加,糖含量、香气量和工业可用性相应降低。在土壤贫瘠的条件下,烟株吸收氮素量最大的阶段营养释放不出来,不需要时则因温度和水分条件好使氮的释放量增大,从而使上部叶积累较多氮素,叶片过厚,烟碱量过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当季如何协调肥料中的微量元素,土壤与烟株之间的矿质营养总是难以平衡,致使烟叶香气量较低。

土壤碳氮比失调,腐殖质含量低,通透性差,烟叶的香气量必然降低。河南省的烟农把施油枯类肥料看作增香的“定律”,福建、湖南省的烟农实施稻草回田,且在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6%的条件下增施菜籽饼肥,取得了良好效果。这种做法与国外的施肥方法大相径庭,主要是因为国外秸杆还田,并在一个轮作周期中种植多季绿肥,土壤的腐殖质和通透性好,种烟时即使只施化肥也可保证烟株对土壤营养的平衡吸收。

2.水利设施差造成烟水不配套。提高烟叶质量需要在充足水分条件下。成熟期灌水已产生良好效果。河南省驻马店市在国家烟草专卖局“提高烟叶香气综合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的促进下,在丘陵地区建设了大量的溢流坝,花较少的钱解决了烟田灌溉问题,保证了旱年烟香。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在实施“沂蒙山优质烟开发”项目中,建设的山洼塘堰坝,也做到了成熟期灌水。但是,很多地方灌水设施较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烟叶质量的提高。南方湿润烟区季节性干旱在有些年份也是很严重的,叶片窄而厚的现象突出,需要通过建造水利设施解决问题。

3.零星种植限制了烟叶生产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耕地少,农民种烟技术不平衡,种植规模较小,经济效益较差,应用科学技术和物质投入缺乏主动性。在这种条件下,遇有打工机会,烟农就会放弃种烟,这种情况下的烟叶生产对为中式卷烟提供优质原料且持续供应是不利的。

(三)新技术推广缓慢

1.科研成果转化速度慢。近年来更新品种、集约化育苗、平衡施肥、三段式烘烤等技术逐渐得到普及,技术推广体系较完善的福建、云南等地区,新型实用技术普及较快,而缺乏重视、投入不到位的地区技术推广步伐仍然较慢。例如漂浮育苗技术,云南省推广面积占全国约三分之一,福建省的普及速度较快,其他省份相对较慢。在改良土壤、合理施肥提高烟叶耐熟性方面,有的地方不是烟农不愿意做,而是上级主管部门阻力大,使有些烟区生产水平持续下滑。

  (四)人力资源短缺,科技经费不足

  据统计,至2001年全系统农技人才有10490人,占全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2%,其中高级农艺师108人,占农技人员总数的0.92%;中级职称以上的农技人才2097人,占20%,有中高级职称的人所占比例很低,在十六类专门人才中,这个指标位居倒数第二,有些省份甚至没有高级人才。近年来每年新晋升十多位高级农艺师,但这些人员本身就是技术骨干力量,所以,技术队伍扩增速度还是很慢的。且有的产区为保持稳定,首先解决系统内职工子女就业问题,专业技术人才被拒之门外。从年龄结构看,高级人才老化断层现象严重,中级人才也青黄不接。同时,科技经费严重不足。英美(BAT)烟草公司化验中心有研究人员200名,其中博士45人,大学生135人,设3个化验研究室,即农业、工业、新产品开发。农业有4个化验内容:生物学、土壤学(包括肥料学、药剂的毒害问题)、防治病虫害和烟叶品质化验。在研究和开发经费投入上,以菲莫公司和英美公司为例,菲莫1999年的研究开发经费为5.22亿美元,英美为6.96亿美元,仅英美的南安普敦科研中心每年的经费就达3840万美元。而国内除资金实力雄厚的红塔、上海、常德、长沙等烟草(集团)公司外,很少有投入大量科研经费的企业。

  (五)科学研究深度不够

  1.现代生物技术进展缓慢,基础理论研究薄弱

  在现代生物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研究方面,国际烟草界十分重视,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进行研究;在优质、高抗和低害烟草品种选育以及将基因技术用于烟草生产生化药物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突破。而我国在该领域则刚刚起步,差距很大。烟叶致香机理研究较少,没有为应用技术研究提供足够的支撑。

  2.形成优质烟叶的生态指标不详,烟叶致香物形成机理不明

  什么样的光、温、水、土,培育出什么样的烟叶,固有的理论知识不能概括全国各产区的生态条件。单一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因素对烟叶质量影响虽然大致上也有通行的说法,但是毕竟还缺乏系统的指标体系。故在哪里能够种出符合卷烟厂家要求或国际市场高价位烟叶特征的烟叶,还不能定论,更难以就烟叶致香物的形成特点给出适当技术调控。这些均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

  五、烟叶生产技术研究的任务

  随着工业、信息、管理科学的发展,农业(主要指作物生产)也不断表现出现代化的特征。烟草作为一种高收益经济作物,在当代农业发达国家已具备较高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实现2010年把我国烟叶质量提高到国际市场先进水平的宏伟目标,烟叶生产就要提高科技含量,改善生产设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程度,赋予烟叶生产技术现代化的内涵和形式;加强自繁自育优良品种的良法配套研究,尽可能减少毁灭性灾害的出现。如今使用复合肥料、高效浓缩肥料和全量肥料已成现实。烟田培肥除秸秆还田外,利用前茬与烟叶换季的休闲时段种植半季绿肥(主要是牧草),试验、示范半免耕法技术,增加烟田的有机质含量,协调土壤营养;使用高效低毒、广谱、低残留、无公害的农药,并不断研制出新的除草剂;栽培技术向集约化、模式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灌溉技术也不断体现出节水、高效的功能。另外,遗传工程、微生物、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也应不断地应用于烟叶生产中。

  1.以生物技术研究为核心,多途径开展新品种选育研究

  中国烟草北方育种中心对四千多份种质资源进行了核心种质筛选,在此基础上扩大种质资源的利用范围,利用体细胞杂交、离体受精、基因转化、总DNA导入等技术进行远缘杂交,实现野生种种间、属间优良的抗性基因、品质基因向栽培种的转移,达到现有品种改良的目的。对与烟草品质和抗性相关的重要性状进行分子标记和基因定位,实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南方育种中心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手段做了大量工作。总之,应该重视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的结合,尽快培育适应不同地区生态条件和烟叶质量风格的自选品种,彻底解决以外引品种为主体的落后局面。同时,有丰富的后备品种支撑烟叶生产的持续发展。

  2.开展烟叶增香降害的综合技术研究

  影响烟叶成份的主要是土壤pH、矿质营养含量、有机质含量、质地等条件,再辅助于降雨量、光热条件。首先要为烟叶致香物的形成奠定生态基础。通过水肥耦合互作,实现土壤营养与烟株营养的平衡,进行成熟机理和调制增香技术研究,为烟叶致香物形成设立系统技术路线。同时,开展烤烟降焦减害技术研究,拓展农业降焦减害技术途径。该研究重点应同时体现在白肋烟、香料烟、地方晒烟、黄花烟等类型中。

  3.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营养平衡技术研究

  现阶段烟用肥料不但能养一季烟叶,还为后季作物提供了丰富营养。南方烟区烟后接种水稻基本不施肥即可获得较高产量,这本身就造成了烟叶吸收土壤营养的不平衡状况,应从促进烟株对土壤营养的均衡吸收方面进行研究,提高烟叶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4.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全国烟叶每年由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量是很大的。在规范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应加大植物农药、生物农药及害虫的化学诱杀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尽可能减少残留,提高烟叶安全性。

  5.烟叶调制的增质节能技术研究

  土烤房的调制效果是有限的,目前的自动控制烤房价格过高,超出了烟草种植所产生经济效益的承受能力。要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烤房设备,提高自动控制能力,降低成本,以利于增香减害。

  6.开展烟叶质量评价和工业可用性评价方法研究

  成熟度不够是我国烟叶质量提高的最大制约因素,要继续深入研究随烟叶成熟度提高致香物积累的规律,确定烟叶成熟的鲜叶特征和烤后叶质量性状。同时与工业紧密结合,促进卷烟工艺配方改良,扩大烟叶使用范围,尤其提高上部烟叶在配方中使用比例,合理利用烟叶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7.提高我国烟叶安全性的综合技术研究

  跟踪研究世界“吸烟与健康”和反吸烟运动的最新动向,为烟草行业提出烟草农业相关技术对策。重点是针对降低烟叶焦油量、提高安全性、减少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的研究热点问题,运用烟草遗传育种技术理论和矿质营养性状遗传改良理论,筛选培育低焦油、钾高效基因型烟草新品种;在保持品种原有香型风格的基础上,探讨降焦、提钾和降低烟叶中特有亚硝胺类(TSNA)物质的栽培调制配套技术;开展全国不同类型烟叶产区的烟叶焦油量调查与区划研究,为实现低焦油烟叶区域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综合运用多学科技术,重点克服烟叶低焦油与高香气难结合的难题。

  8.烟草农业信息与利用研究

  烟草科教网为烟草农业技术的信息传递和资料查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烟草农业推广服务仍然是一个新课题。应开展专门性的烟草生产技术成果和新技术信息发布、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等方法研究。在做好实用技术研究的同时,应特别重视基础理论研究,解决好生物技术和分子农业技术理论问题,从而衍生出更多的实用技术,为烟叶生产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六、满足中式卷烟原料需要的技术途径

  1.修复类型资源,满足产品开发需要

  传统许昌烟叶具有典型的浓香型质量风格特征,是中式卷烟最具特色的原料。虽然烟叶质量风格退化,但通过土壤理化性状改良,完全可以恢复历史原貌。应加大研究力度,尽快提高质量,满足中式卷烟的需要。以“沂水绺子”为代表的临沂、潍坊烟叶也有与许昌烟叶接近的浓香型质量风格,要加大开发力度。现阶段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湘西晒红烟、云南腾冲晒烟、广东南雄、连县、鹤山晒烟、黑龙江亚布力晒烟、吉林蛟河晒烟、新疆莫合烟等仍有较大开发价值。湖北建始、鹤峰,重庆达州、万州、宣汉的白肋烟,云南保山、新疆石河子和伊犁地区的香料烟均已具备了较好品质,应通过进一步研究开发,建立起我国白肋烟、香料烟、马利兰的优质产区,开发出多类型、多特色的烟叶原料,以满足我国混合型卷烟对晒晾烟的需要。

  2.改良土壤,从根本上解决烟叶质量问题

  国外采用种植绿肥、掩青牧草的方法改良土壤,或在燕麦抽穗时用除草剂杀青,免耕接种烟草,所产烟叶品质优良。我国人均耕地少,难以采取烟田与绿肥轮作的方式确立烟叶种植制度,但可以利用烟叶与前作的换季空间,实施秸秆还田或种植绿肥。福建省三明市、湖南省浏阳市采用稻草回田与白云石粉溶田的方法改良土壤,所取得的良好成效已被烟农认可。北方前作与烟草之间有6、7个月的换季空间,足以种植一季绿肥改良土壤。

  用芝麻、菜籽、大豆、花生等油枯类和腐植酸类肥料改良土壤环境,可促进根系发育,增进烟叶的油润和弹性。油枯类肥料中的残油和蛋白质含量高约50%,腐熟后转化为氨基酸或有机酸,可促进大田初期和后期烟株对矿质营养的吸收。研究证明,芝麻饼肥促进烟株中上部叶片钾素吸收,对照相比可增加近1倍。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施用厩肥或油枯类肥料,都要经过60天左右的堆沤腐熟,把难溶的有机态氮素腐解为氨基酸、有机酸和铵态氮,以保证打顶前烟株对氮素的吸收。腐植酸肥料补充了土壤腐殖质中的有机酸类,对促进烟株对矿质营养的平衡吸收有良好作用。

  3.普及推广烟草集约化培育壮苗技术,奠定田间生长基础

  烟草集约化育苗技术是近年来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一项先进育苗技术,有两种形式可以应用:一是直播漂浮式育苗技术;二是塑料托盘育苗技术。全国已建造了很多生产规模较大的育苗材料厂,较好满足了推广需要。要继续研发和完善生产设施,提高推广步伐。

  4.完善平衡施肥技术,提出分类指导规范

  平衡施肥是生产优质烟叶的核心技术,要合理搭配肥料种类,推广使用一定比例硝态氮、有机无机复合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建立植烟土壤养分数据库,通过开发烟叶平衡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实现肥料的经济合理利用和烟叶生长的营养改善。

  5.烟水配套,促进叶片发育

  通过烟水配套,合理调节烟田土壤水分状况,在平衡施肥的基础上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优化烟叶生产技术以提高整株烟叶的可用性,已经成为我国烟叶生产亟待开发的技术领域。建议建造诸如溢流坝、水窖等多种形式的小型水利设施,满足烟叶发育和提高质量的需要。

  6.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提高烟叶生产保险系数

  进一步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为烟叶生产保驾护航。开展以预防为主、生物和化学防治为辅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解决生物防治技术关键问题。严格按照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关于农药的使用公告办事,规范烟用农药的品种和使用技术,降低农药残留量,提高烟叶安全性。

  7.全面推广三段式烘烤工艺,提高烤后叶成熟度

  各地要在今后三年内全面实行三段式烘烤工艺,完成现有旧烤房改建工作,因地制宜引进热风循环烤房、立式炉平板式烤房、蜂窝煤炉烤房、半堆积烤房或密集式烤房等先进烤房。

  8.继续靠市场调整烟区,为烟叶选择适宜的生态条件

  近年来,国家局根据市场信誉和烟叶库存情况,适当压缩了部分烟叶产区的种植面积,增加了烟叶品质优良产区的收购计划,对优质烟产区起到了扶持作用,对生产水平低的烟区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些措施需要强化,要逐步淘汰掉不适宜产区,逐渐压缩烟叶质量较低的产区,靠宏观调控优化烟叶种植布局、优化烟叶质量。同时在优质烟区逐步构筑起优质烟基地平台,即具有优越的烟叶生产生态条件,建立起完善的生产技术体系,生产出质量突出的名优烟叶产品,形成强大的烟叶市场竞争能力。在这个优质烟生产基地平台上,不同部位烟叶的厚度、烟碱含量、不同等级间烟叶的内在质量差异很小,除非遇到特大的自然灾害,否则烟叶的持续丰裕供应不受影响。

  七、创新管理体系,促进技术推广

  1.建立农业与工业定期磋商机制,统一烟叶质量目标

  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赵振山副总经理在2002年深圳会上指出,当前全行业的战略发展思路十分清晰,就是发展大品牌、大企业、大市场,保持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与烟叶生产息息相关的是36个名优卷烟品牌的发展问题,这些品牌几乎全是传统的烤烟型卷烟,由于卷烟生产和烟叶生产相比,存在着时段、空间上的滞后性,这就需要两烟生产的科研人员和一线工作者共同努力,消除滞后性差异给烟叶生产带来的盲目性,解决烟叶质量、数量不能够满足和适应卷烟产品发展的问题。首先,工业要对中式卷烟品牌的近期、中期、长期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和定位,以便我国烟叶围绕这个思路确定或调整生产政策和措施。其次,要发挥卷烟工业技术中心的作

推荐访问:烟叶 保驾 护航 卷烟 中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