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正文

要着力加强乡镇党政一把手的执政能力建设

时间:2022-01-12 16:24:01 浏览量: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体到基层,必须高度重视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的提高。因为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我们党执政,面广、点多、线长,很多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在乡镇。乡镇党政一把手是乡镇党政班子的核心人物,对一个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提高乡镇党政一把手的执政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固本强基工程的关键项目。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有相当部分乡镇党政一把手的执政能力与其所承担的重任还远远不相适应。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加强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建设。

一、目前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执政能力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要求。目前面临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任务,对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经济活动日益复杂性,对乡镇党政一把手把握经济规律、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发展经济是全党的第一要务,也是检验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的首要标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经济社会活动与国际的联系日益紧密,这对乡镇党政一把手抓经济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调查反映,目前乡镇党政一把手抓经济工作的能力主要存在三个不适应:一是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但有些乡镇党政一把手抓经济工作的视野不宽、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有的发展经济局限于老套路老办法,不善于发展商品农业和工商业;有的守着“金饭碗”去“讨饭”,不善于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跟风。二是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但有些乡镇党政一把手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艰苦创业精神不佳、开拓进取干劲不足。有的缺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意识,把在乡镇党政一把手岗位任职当作“镀金”,热衷于创造“显绩”,对乡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考虑不多;有的在困难面前精神不振,不善于带领群众找准路子、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热衷于向上级讨钱要钱;有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甘当“太平官”,得过且过,任职多年,山河依旧。三是市场经济是法制性经济,但有些乡镇党政一把手法规意识不强、处理遗留棘手问题方法不妥。有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开发时决策失误造成的上千万甚至数个亿的债务至今难以偿还,给乡镇贷款发展经济构成障碍;全市多数乡镇机关工作人员职数超编严重,少的超几十个,多的上百个,乡镇财政成了“吃饭财政”,制约了再发展。

(二)农村文化建设任务艰巨性,对乡镇党政一把手把握文化建设规律、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社会进步的需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任务。但有的乡镇党政一把手,片面认为抓经济建设的压力大,只有先把经济搞上去,才能谈得上文化建设;有的认为经济建设投资见效快,文化建设投资见效慢,在任一届时间不长,投资文化建设难以显示政绩。在具体工作中,存在四种现象:一是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但有的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如按照文化建设达标检查要求抓了村文化室建设,但对文化室的使用管理督促检查欠缺;有的重视学校教学楼建设,但对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工作做得欠缺。二是文化建设要全面协调发展,但有的重单项建设,轻整体建设。没有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文化建设事业作整体上考虑,相当部分乡镇的卫生、科技、体育事业建设滞后。三是文化建设要长期不懈地抓,但有的重阶段性抓,轻长期连续抓。如对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上级有部署有要求就抓一抓,平时宣传教育抓落实不够紧,对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激励人工作缺乏长远战略考虑。四是文化建设要与经济融合,但有的把文化建设与经济脱节。不善于将本地特色文化做成品牌转化为生产力,不善于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搞好本地文化建设。

(三)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时代性,对乡镇党政一把手把握依法行政规律、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依法行政是农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中心环节。当前,有些乡镇党政一把手依法行政能力不强:一是不懂依法行政。不学法、不懂法,凭老经验、老办法办事,结果有的热情高、干劲足、决心大、动作快反而办不好事。如有的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搞开发区圈地,结果投入大笔资金后被迫停工,造成巨大损失。二是不善依法行政。有的民主法制观念不强,该实行民主的没有充分体现民主,如群众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到位,作决策、抓工作该让党员群众知情和参与的不落实;有的法制观念淡薄,处理矛盾纠纷不以法服人、依法处事,群众上访、群体性事件不断,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三是不愿依法行政。出现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等现象。

(四)群众利益诉求多样性,对乡镇党政一把手把握群众工作规律、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力量的源泉,是共产党员党性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执政能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基本途径。调查反映,有些乡镇党政一把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够强:一是群众观念不牢。有的乡镇党政一把手只对上负责不对群众负责,只听从上级不倾听群众呼声,只依靠上级不依靠群众,疏远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二是群众感情不深。有的乡镇党政一把手思想上不尊重群众,感情上不贴近群众,行动上不深入群众,听不到群众心声,与群众产生隔阂。三是关心群众利益欠缺。有的不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缺什么、怨什么,漠视群众切身利益,对群众甚至是“七老”(老红军、老劳模、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老党员、老苏区干部、老堡垒户)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不了解、不关心。有的甚至以损害群众利益为代价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四是教育引导群众工作弱化。有的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对群众矛盾纠纷处理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弱化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如对群众在山林纠纷、征地遗留问题上的诉求,不耐心细致进行调解答复,而是哄着、蒙着、拖着,或随意许诺;有的在计划生育问题上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使群众产生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损害和谐社会的建立。

(五)班子建设要求保持先进性,对乡镇党政一把手把握班子建设规律、增强抓好班子建设的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增强党委政府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是做好农村一切工作的关键。抓好乡镇党政班子建设,是乡镇党政一把手实现有效领导的前提。当前有些乡镇党政一把手抓班子建设的能力比较欠缺:一是党政一把手互动作用不够好。主要是乡镇党政正职的权责定位不明,职能作用发挥受到影响,导致党政之间、党政一把手之间、决策与执行之间不顺畅。有的乡镇党委一把手大权独揽,小权不放,如经济开支审批、乡镇工程建设等,该由政府一把手负责的事项也揽起来,政府一把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影响;有些政府一把手把政府范围的工作当作自己的领地,党委一把手过问就认为越权,缺乏配合互动的意识。二是发挥班子集体作用不够好。有的乡镇党政一把手民主意识差,搞一言堂,如在研究决定重大问题时,抢先发表倾向性意见,迫使其他班子成员投“跟风票”。三是解决班子自身问题能力不够强。有的乡镇党政一把手对班子内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不设法予以解决,而是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对班子成员出现的问题,该提醒的不提醒、该制止的不制止,追求表面上的“一团和气”,导致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来越深。

二、制约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导致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不强,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组织的原因;既有工作上的原因,也有体制和制度上的原因。

(一)素质要求高与教育培养浮躁的矛盾。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和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对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乡镇党政一把手教育培养不够扎实,导致培训的质量效果不够理想。一是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不强。目前乡镇党政一把手教育培训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表现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培训内容不少是陈旧重复的,对领导干部急需的经济管理等现代知识涉及太少;培训方式单一。只注重课堂教学,缺少现场观摩、实践操作;检验培训效果不科学。乡镇党政一把手培训中的考核考试往往流于形式,影响了培训质量。同时,有的自我学习抓得不紧,不善于进行理论思考,不善于总结实践经验。二是培养锻炼针对性不强。目前乡镇党政一把手相当部分是30岁上下的年轻干部,他们有的是从机关下派的,有的是基层脱颖而出的。突出优点是年纪轻、有文化、基础比较好;明显不足是阅历浅,没经多岗位锻炼,不同程度地存在驾驭全局、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不够强等问题。这些干部缺乏针对性的补缺锻炼,导致经验积累不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不快。

(二)用人要求准与保障机制滞后的矛盾。

选准用好人,要有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导致有些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素质不高的关键因素,是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存在弊端:一是选用机制不完善。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一套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任用机制,“群众公认”还没有真正成为乡镇干部尤其是乡镇党政一把手“上下”的重要尺度,以致有的群众满意而且能力强的干部提不上名,不了解、不满意、相形见绌的却当选。二是调整交流机制不完善。突出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调整太频繁。调查反映,从1993-2003年10年间,惠州市除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其余县(区)乡镇书记、乡镇长平均都不够一届三年的任职期限,个别乡镇8年换了5任镇长、4任书记。这种情况影响了他们对乡镇长远发展的谋划。其二,交流不规范。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时,存在平衡照顾的现象,没有真正根据干部的政绩、能力以及乡镇的发展需要调整交流。三是“出口”机制不完善。目前由于“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淘汰机制以及工作失误、失职、失察追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对那些能力素质不胜任的乡镇党政一把手,不到发现有违法乱纪行为很难“下”。

(三)工作难度大与配套政策缺陷的矛盾。

“上面千条线,乡镇一根针”。乡镇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承担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令、上级党委政府的决定指示在农村贯彻落实以及管理农村经济社会各种繁杂事务,但由于乡镇体制不配套的矛盾,制约了乡镇党政一把手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执政能力提高。一是无限责任与有限权力的矛盾。乡镇的许多工作如安全生产、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森林防火、税收征管、环境保护、扫黄、打假、反走私等,乡镇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但由于许多单位或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乡镇不具备履行职责所需的权力和执行手段,导致乡镇“无权办事”。二是无限负担与有限财力的矛盾。目前乡镇实行“划分税种、核定基数、增量分成、收支挂钩”的财政管理体制,多数收入归国家,乡镇所得很少,尤其经济落后的乡镇财政相当薄弱。但乡镇既要承担政府运作的各种支出,还要负担市政建设、社会治安管理、农田水利、义务教育、文卫计生等。这种状况,不利于培育乡镇自我发展能力。三是无限服务与有限管理的矛盾。目前乡镇工商、税务、国土、规划、环保、交管、派出所等站所实行主管部门主管,乡镇协管,但这些站所的人事、经济管理归主管部门,乡镇主要提供相关服务。这就导致乡镇需这些站所配合的工作有时难以落实。

(四)个人责任重与集体领导失范的矛盾。

处理好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党委领导和政府充分履行职能的关系,是执政能力建设要解决好的重要环节。有些乡镇存在党政一把手权责运行不畅的状况,影响了执政能力的提高。一是党政权责划分不清。党委和政府分工交叉过多,党政关系未理顺。有些党委一把手仍停留在“党管一切”的框框里,对政府事务包揽过多,领导经济工作方式不科学,自觉不自觉地做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有的乡镇长习惯于“书记说了算”,不敢坚持己见。二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不力。有的乡镇党委书记民主作风差,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把以党委为核心变成以书记个人为核心,本应班子集体讨论决定的事,往往个人说了算。即使在党委会上讨论问题,也往往书记定调,班子成员附和。有些书记以“家长制”代替行政首长负责制。有的乡镇碰到书记外出十天半月不在家,其他领导遇事总是“等书记回来再说”,不敢、不愿拍板负责,造成乡镇工作被动。

(五)利益驱动强与激励监督乏力的矛盾。

党员干部在政策法规范围内实现个人利益,有利于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对乡镇党政一把手激励监督不完善,是影响执政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政绩认定不科学。对乡镇党政一把手政绩的考核,没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往往单纯以GDP的增长等“显绩”为标准,致使“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现象屡有发生。二是激励机制不配套。在政绩考核认定的基础上实行有效激励,是促使干部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对乡镇党政一把手激励包括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政治激励除了表彰宣传外,还应根据德能勤绩提拔使用。但由于副处级干部职数有限,绝大多数乡镇党政一把手长期在乡镇工作,尽管工作出色,职务还是无法得到提拔。即使到县级机关部门单位,多数只能安排副职。经济激励也难以到位。如惠州多数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工资收入不高,尤其是龙门、惠东县的山区乡镇党政一把手工资仅1000元左右,有的家庭、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如医疗、配偶工作、子女就学、住房等问题难以解决。由于政治上、经济上得不到激励,有些乡镇党政一把手事业心和责任感受到影响。三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监督不力:上级监督缺位。有些群众反映强烈的乡镇党政一把手,上级领导或上级部门听不到或不相信,或碍于情面没有及时采取谈话、诫勉等手段进行批评教育、提醒告诫,以致逐渐走上违法犯罪的地步,有的甚至一边违法一边被提拔;内部监督不力。一些乡镇党政一把手视规章制度为虚设,只监督别人,不接受监督,或互不监督,你好我好大家好。还有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等监督没有完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致使有的可以避免的错误和问题没能得到及时纠正和克服,影响了正确施政。

三、加强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对策

提高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必须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五管齐下”,促使乡镇党政一把手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一)要坚持强化教育培训与严格实践锻炼结合,夯实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的素质基础。

教育培养是提高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的基础性工程,必须摆到战略位置来抓。一方面,要适应新形势要求抓培训,强化执政意识和执政能力。在培训内容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做法,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当前,应着重强化乡镇党政一把手党性修养和为人民谋利益的执政意识。在教育培训时要注意引导乡镇党政一把手炼“内功”,将书本知识、政策文件转化为思想、理念和实践能力。尤其要引导乡镇党政一把手深层次地学习和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法制体系和如何化解市场经济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造成的负面影响。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增强“第一把手抓第一要务”的自觉性和能力,切实做到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培训方式上,根据需要,突出重点,分类培训。对乡镇党委书记的培训,侧重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协调班子等能力;对乡镇长的培训,侧重提高创新执行、工作协调、发展经济、管理社会等能力。还应区分发达地区与贫困乡镇不同发展特点,相应调整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在培训方法上,坚持主阵地与多课堂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结合、课堂教育与调查研讨结合。以党校教育为主阵地,同时拓宽渠道,与普通高校联合培训、委托培训,并适当安排境外、国外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培养提高调查研究、分析解决现实课题和复杂矛盾的能力。在培训管理上,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述学、评学、考学和用优制度,将学习成绩作为奖励晋升的依据,改变“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学好学差一个样”的现象。另一方面,适应履行岗位职责抓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的产生既来自理论知识的学习,更依靠实践的体验。应根据乡镇党政一把手的能力素质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培养锻炼方式,使他们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1)是互补性锻炼。组织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乡镇党政一把手互相交流锻炼,使经济发达乡镇的党政一把手了解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增强和树立区域协调发展观念;使贫困地区的乡镇党政一把手通过短期实践锻炼,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开拓创新、把握机遇的能力,增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责任感和能力。(2)是见习性锻炼。组织选派贫困山区的乡镇党政一把手到经济发达的同类型地区进行短期挂职锻炼,借鉴他人经验,增强立足现有条件加快发展的信心和能力。调查反映,惠东、龙门县的山区乡镇党政一把手,迫切希望能到经济发展较快的山区乡镇跟班学习。(3)是补课性锻炼。组织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乡镇党政一把手到上级综合部门锻炼,提高把握全局、宏观管理和决策能力;对从机关下派到乡镇拟任党政一把手的人选,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副职岗位的实践体验,使之循序渐进,逐步进入一把手角色,缩短能力与岗位职责的适应期。

(二)要坚持严格程序与改进任用方式结合,确保政治强、本事大、作风硬的人才进入乡镇党政一把手队伍。

提高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选好用好人是关键。必须以民主为基础,以制度为保障,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首先,必须克服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弊端,扩大民主选好人。要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干部任用条例》,逐步扩大乡镇党政一把手选用的民主。干部工作、生活在群众中,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群众看得最清楚。因此,要认真落实群众对选用乡镇党政一把手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用好“群众公认”这把尺子,充分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公开选拔、全委会表决等方法,认真执行差额考察、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制度,把选用人的标准、职位、条件交给群众,防止群众多数不拥护、不赞成、不满意的干部被选拔到乡镇党政一把手岗位。其次,必须克服凭印象“点人头”的弊端,严格程序用好人。《干部任用条例》对干部的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交流回避、纪律监督等各个环节,从程序上作出了严格规定。选用乡镇党政一把手必须严格执行程序,防止个别领导“点人头”,业务部门再补考察材料等做法。常委会讨论干部任用,做到多数人不同意的不提名,多数人不赞成的不通过,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第三,必须克服“近亲繁殖”、平衡照顾的弊端,推进交流配好人。本着增强班子整体效能的目的,加大乡镇党政一把手调整交流力度,实现贫困与富裕地区、机关与基层合理交流,增强队伍的生机和活力。重点调整三种班子:互相拆台型。即党政一把手不团结、不协调,互相较劲、互相拆台的;功能不强型。对那些任职时间较长但政绩平平的,工作缺乏冲劲闯劲、精神状态萎靡不振,身体状况不佳、难以坚持正常工作的,或责任心事业心较差、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的乡镇党政一把手,必须进行组织调整,畅通“下”的渠道,改变“不到年龄不离岗、不犯错误不下岗”不正常现象;结构欠缺型。对一些结构不合理的,包括年龄、知识结构、个性气质组合不合理的党政一把手,要作出必要的调整,实现乡镇党政一把手最优搭配,增强整体功能。

(三)要坚持优化工作环境与完善配套政策结合,为乡镇党政一把手提高执政能力营造高效施政的环境。

理顺乡镇管理体制,处理好责、权、利的关系,营造方便施政、有效施政、高效施政的环境,是乡镇党政一把手提高执政能力不可或缺的因素。首先,注重政策配套,实行责任与权力对等。上级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乡镇管理体制调查研究,本着既利于集中,又利于搞活的原则,调整改革乡镇管理体制结构,尽可能做到乡镇党政一把手的责任与权力对等。对乡镇党政一把手担任众多“第一责任人”的工作现状,要从实际出发,可调整的调整,不搞虚的“第一责任人”模式,确保责任真正到位。其次,注重实事求是,实行负担与财力相适应。调查反映,多数乡镇经济底子比较薄,建设发展投入的需求比较大。应该“放水养鱼”,适当加大税费在乡镇的留成,培育乡镇自我发展能力,为乡镇党政一把手多办实事、办好事提供条件。第三,注重优化环境,实行服务与管理互动。在乡镇的站所,既有为乡镇服务的功能,也要乡镇为其提供服务。尤其是条条垂直管理的站所,如工商、税务、交管所等,需要乡镇提供更多的服务配合。但由于乡镇没有管理权,这些站所与乡镇较容易产生矛盾。80%的乡镇党政一把手认为,在任命垂直管理的站所负责人时,要重视乡镇党委的推荐权、建议权,同时发挥乡镇党委对站所的监督作用。

(四)要坚持落实个人责任与搞好集体领导结合,努力增强乡镇党政一把手抓自身、领班子、带队伍的能力。

乡镇党政一把手是党政班子中的一员,又是班长。班子战斗力强不强,关键在班长。抓好班子成员之间尤其是党政一把手之间的协调,是发挥党政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中心环节。首先,要明确党政一把手的职责,切实搞好相互配合。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是党政班子的总负责人,抓好党委、政府职能落实,是各自的基本职责。作为书记,主要职责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总揽全局”,就是要立足党的工作和乡镇全面发展大局,集中精力抓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把好政治方向、大的决策、人事安排、开展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领导群团组织,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协调各方”,就是要从整体推进工作的需要出发,统筹安排好纪检、组织、宣传、政法等方面的工作,使之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发挥党委对人大、政府以及群团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和政法机关、群团组织发挥作用。作为乡镇长,主要职责是抓好政府贯彻党委决议、决策贯彻落实,通过政府决策程序把党委的主张、意图、决策变成政府的命令,抓好乡镇范围内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日常管理。书记要支持乡镇长履行职责开展工作,乡镇长要自觉接受党委的领导,取得书记的支持指导。其次,要完善配套相关制度,确保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制度具有根本性、连续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提高乡镇党政一把手抓班子建设的能力,制度建设是根本。党委、政府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各种制度,才能保障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贯彻落实。如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议事规则;建立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使党委政府形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决策机制。第三,要发挥一把手的表率作用,建设战斗力强的党政班子。一把手在班子成员中具有导向示范作用。抓好班子建设,首先要从班长做起,树立良好形象,影响、带动、凝聚一班人,形成战斗力强的领导集体。尤其党委书记要有宽广胸襟,能够容人、容言、容事,要当“班长”不当“家长”,做到总揽不包揽、果断不武断,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调动一班人尤其是政府一把手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乡镇长要自觉维护党委的核心领导地位和书记的领导权威,形成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良性互动、同频共振的工作氛围,在党委领导下、在人大监督下,认真履行职责,带领政府一班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要坚持注重激励与严格监督结合,促使乡镇党政一把手不断提高勤政优政水平,增强约束施政行为的自觉性。

激励和监督,是调动乡镇党政一把手的积极性,约束施政行为,确保提高执政能力的必要环节。首先,要科学考核实绩,客观评价乡镇党政一把手的施政水平。要根据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岗位职责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制定以实绩考核为重点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在评价乡镇党政一把手工作实绩时,要既看任内做出的成绩,又看前任留下的基础和起点;既看眼前看得见的工作实绩,又看打基础、谋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力度;既看发展数字和速度,又看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和工作基础;既看平时工作能力,又看在重要时期、重要工作、重大事件中的决断魄力和应对能力;既看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又看抓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此外,还要把握好集体成绩与个人成绩的关系。集体成绩是全体班子成员在班长统领下所取得的共同成绩。应该肯定党政一把手在集体成绩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扮演着决策者、组织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同时,要根据岗位职责不同具体分析,不能把什么成绩都记在乡镇党政一把手身上。要加大“审绩”力度。考核评价乡镇党政一把手政绩,须经审计、统计、财税等职能部门审核;加大“评绩”力度。坚持自评与上级评、领导评与群众评相结合。如考核述职、民主评议、民主测评时,可让党代表、人大代表、无职党员、群众代表、离退休干部代表等人员参评,力争把政绩考准评实。其次,要充分运用考核成果,激励乡镇党政一把手自觉勤政。主要有:精神激励。对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通报表彰、授予荣誉称号。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增强荣誉感、成就感和进取动力;政治激励。对执政能力强的乡镇党政一把手予以提拔重用。在受职数限制的情况下,对在乡镇工作10年以上表现好的党政一把手,给予提高职级奖励。同时,还可选送优秀乡镇党政一把手参加更高层次的培训锻炼;物质激励。具体有:根据各地的工资水平和财政能力情况,可探索统一发放乡镇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的年薪工资;对在经济条件较差乡镇的现任党政一把手,可考虑每月发给一定数额的补助;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乡镇党政一把手,可考虑给予重奖。第三,要强化管理监督,促使乡镇党政一把手优政廉政。监督内容包括:(1)政治思想方面。主要监督乡镇党政一把手是否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是否做到思想上、行为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目前,要重点监督是否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否发扬了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否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2)决策方面。乡镇党政一把手是乡镇的主要决策者。要抓住决策的前、中、后三个环节进行监督。决策前,看是否经过可行性研究,做到科学决策。决策中,看是否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做到民主决策。决策后,看实施决策的过程是否变形走样;(3)廉政方面。主要监督乡镇党政一把手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和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4)用人方面。主要监督乡镇党政一把手是否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任用干部,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改善监督举措。坚持以正面教育和事前监督为主,着眼于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关心爱护,及时“扯袖子”、敲警钟,防止由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要强化上级监督和群众监督。上级要通过谈话、参加下级民主生活会、巡视督查、廉政鉴定、函询、诫勉、回复等制度,加大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力度。群众监督可由机关干部、普通群众代表、村干部代表以及党代表、人大代表评议乡镇党政一把手。要改进评议方法,建立合理的评议指标体系,提高评议质量,尊重评议结果,把评议情况作为评定执政能力强弱和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促使乡镇党政一把手自觉优政廉政。

 

推荐访问:着力 党政 乡镇 执政能力建设 把手

猜你喜欢